Categories: MinistriesSmall Group

译经与考古

圣经考古学

“圣经考古学”(Biblical Archaeology)顾名思义, 即是专注在与圣经记载有关的考古研究及发现. 根据《圣经启导本》的解释, 圣经考古学研究的中心是圣经. 圣经考古学的范围包括出土古物的鉴定、圣经所记录的古代城镇的发掘、与圣经有关的古文字的译解. 圣经考古学的产生、成长以及其不平凡的发展, 不过是近150年的事, 但它对新、旧约圣经的内容, 提供了许多线索和印证, 帮助我们建立起圣经的历史架构, 让我们对圣经的背景有更清楚的认识.

周永健博士 

主前第十二世纪,古代近东进入铁器时代(Iron Age)。历史和考古显示,一群称为海上的民族Sea People)从地中海爱琴海向东迁移,入侵埃及,但在尼罗河三角洲被击退,最终着陆在迦南地上。他们是《圣经》所说的非利士人,拥有先进的铁制武器,从士师时期起成了以色列人的威胁,直至大衞把他们制服。

《撒母耳记》的记叙反映当时的情况:那时,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撒上十三19)以色列军中,只有扫罗和约拿单持刀带枪,跟随他们的人都没有。非利士人拥有铁器行业的专利,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20-21 节,和合本)。了解经文的关键在于原文“pim” 一字,考古学发现量重小石刻有此字,证实是当时重量的单位,重三分之二舍客勒;译作的字意思不能确定,只出现一次,按文理推测指收费、价钱三齿叉原文由两个字组成,有多种翻译:三个叉子三齿的叉三分之一舍客勒磨叉子等,经文似乎残缺不全。无论如何,这两节描述磨利铁器的收费,可译为:所有以色列人要磨锋利自己的锄头、犁头、斧头、镰刀,就要各自下到非利士人那里。磨犁头和锄头的价钱是三分之二舍客勒,磨叉子、斧头和修理刺棒是三分之一舍客勒。

译经除了语文和历史的考虑之外,考古的发现可以提供要的线索,本文只举一例。

https://www.chinesebible.org.hk

Editor

Editor for CEBC

Share
Published by
Editor

Recent Posts

考古学与旧约圣经

圣经考古学 有者说: “圣经只不过是一本神话故事! 里面的记载多是虚构的, 没有历史根据, 不值得信啊!” 另有一些人说: “圣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一部伟大的伦理著作, 但里面的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事迹, 你不可信以为真!” 针对上述这类看法, 里程博士评述道: “19世纪中叶, 达尔文(Charles…

3 years ago

圣经神学摘录

圣经神学 圣经神学的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可以帮助人更好地理解作为上帝所默示的话语的圣经。圣经神学帮助我们看清全景,鉴赏将圣经维系在一起的众多主题,理解故事的发展。这关系到圣经每一部分如何以独特的方式为圣经的全局故事做出贡献,以及对全局的认识如何影响我们对每一部分的理解。当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圣经神学便会紧紧地围绕基督这一中心。 文 / T. D. 亚历山大(T. D. Alexander) 译/尘觌 校/和卫, © Copyright 2022,《教会》(Church China…

3 years ago

讲道与圣经神学

讲道与圣经神学 离开圣经神学,我们就不能按上帝的意图理解圣经。当耶稣在拿撒勒的会堂里教导时,祂说圣经在祂自己身上得到了应验,人们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参路4:16-22)。如果我们在教导中效法耶稣基督的榜样,并表明圣经如何指向祂、指向上帝在祂的死亡和复活中的救赎大工,我们也能如此口出恩言,从而使人转变、得以长大成人,建立基督的身体。 文/彼得·亚当(Peter James Adam) 译/尘觌 校/和卫 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220602.html 圣经神学与讲道的关系 1、圣经神学需要传道人 圣经命令读者传递其信息。因此,真正的圣经神学会反映出这一迫切需要,而真正的圣经神学家会希望向他人传递圣经真理。一个检验任何神学既好又实用的方法是,相信它的人是否想把所学到的知识传递出去。讲道,或者任何其它解释圣经信息的方式,乃是试图将圣经的信息传递给他人。 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讲道的圣经神学:上帝说了,经上也记着,要传讲这道[2]。 上帝说了 上帝的自我启示总是通过话语来表达或解释。正是通过上帝所说的话,我们才知道上帝是谁,即知道是祂创造了宇宙,也明白祂行事的意义,以及祂的救赎之工。正是通过这些话语,我们得知祂儿子耶稣的身份和重要意义,了解祂的救赎计划和祂的福音。正是通过这些话语,我们知道该如何在信心中顺服,来回应上帝的恩典,并期待基督的再来和上帝国度的成全。上帝俯就我们,屈尊用人类的语言和全然真实的字句说话,好使我们在听到祂的声音时,便能以信心回应祂。当提到上帝同在时,祂乃是在祂的临在中对我们说话。祂曾经在地上说话,而祂现在从天上警戒我们(来12:25)。 上帝的启示是“说话”或“言语”,这一点大有能力,因它被用来比喻上帝在祂儿子里面的自我启示。所以在希伯来书第1章,我们读到“上帝既在古时藉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保罗写到耶稣“传和平的福音”;约翰描述耶稣是“道”(来1:1-2;弗2:17;约1:1)。上帝用言语来揭示真道。…

3 years ago

线上聚会

[et_pb_section fb_built="1" admin_label="Giving" _builder_version="3.22" custom_width_px__hover="1080px" custom_width_px__hover_enabled="1080px" custom_width_percent__hover="80%" custom_width_percent__hover_enabled="80%" global_colors_info="{}" gutter_width__hover="3" gutter_width__hover_enabled="3" parallax_1__hover="off" parallax_1__hover_enabled="off" parallax_2__hover="off" parallax_2__hover_enabled="off"…

3 years ago

线上崇拜聚会须知

无论实体或网上崇拜,你有在敬拜神吗? 一、敬拜的对象:透过宣告的动作,表明我当敬拜神。 借着耶稣,靠着圣灵的帮助,来到耶和华上帝面前。创世记中的“安息日”; 诗人说“你们要休息,知道我是上帝”;保罗主餐中的“你们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都可以看到类同的意义。  做什么:要渴慕敬拜,认真的参与,身心的准备。 不做什么:对象不清楚,随意的态度,身心的疲惫。 二、敬拜的态度:透过外在的动作,表明我要敬畏神。在崇拜中,我们透过礼仪,用合宜的行为,来操练敬畏敬虔的心。  做什么:积极参与崇拜中的项目,留意外在的仪态包括穿着。 不做什么:崇拜中消极随意、无所谓的;不礼貌的姿态和过度随意的穿着。 三、敬拜的沟通:透过沟通的动作,表明我与神连接。 我们透过礼仪,诗歌,颂词,包括祷告祈求和感谢来回应神。因为神是关系性的存有,我们在敬拜中,以神的道做核心内容,在基督的救赎里与神连接。  做什么:专心参与崇拜中的礼仪,专一的聆听和回应神。 不做什么:崇拜不被搅扰,不一心二用,不进行以外的活动。 四、敬拜的生命:透过自省的操练,帮助我追求圣洁。上帝面前做手洁心清的人。这里包括了生命自省,对神认罪,与人和好。  做什么:崇拜中操练属灵生命,安静,反省,认罪,谦卑,渴慕神。…

3 years ago

“线上教会”真的是教会

“线上教会”真的是教会 在COVID-19疫情期间,许多教会进行主日敬拜的方式变成了直播或播放敬拜和讲道视频。这就引发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教会可以完全在网上吗?或者说,纯粹的“线上教会”真的是教会吗?这篇文章提出,尽管教会也会利用技术,很多的事工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但并不存在所谓的“线上教会”。保罗对教会的主要隐喻之一是上帝的圣殿,而这个词在圣经中通常都是指一个地方。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互联网将身处各地的个体连在一起敬拜,可以看为上帝临在于这一间地方教会吗?另外,教会中的团契相交和彼此的服事可以不通过身体进行吗?本文通过审慎的考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文/罗纳德·吉耶斯(Ronald L. Giese, Jr.)  译/煦  校/笔芯 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210601.html “教会”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实现吗?有人会说,既然这已经在2020年3月大规模开始了,也许这样问更好:“这能算教会吗?”那么,我们可以有“网上教会”或“数字教会”吗?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说不,完全不可以。有人说可以,但它与“实体”教会不一样,它只是一个“替补计划”,标准永远是实体聚会。第三类人会说:“哦,是的,虚拟教会同样是一个教会,但样式和做法与实体教会不同,两种都有其优点和缺点。”[2] 教会有“普世教会”(历代所有的信徒)和“地方教会”之分,从彼得前书5章就能看到这两者:基督是群羊之上的“牧长”(彼前5:4;另见彼前2:25),信徒在全世界有基督里的弟兄(彼前5:9);然而,彼得却鼓励长老“牧养在你们中间上帝的群羊”(彼前5:2;另见徒20:28)。福音派有两个不健康的倾向,一是个人主义的兴起,二是对普世教会的不重视。吉尔斯(Giles)在二十五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今天则更真实: 那些作者把耶稣和保罗想象成如同葛培理(Billy Graham)那样的布道家,呼吁人们对信仰作出个人的回应,并建议说,教会是帮助他们活出基督徒生命的地方。当然,这里所指的教会就是地方教会,如同是一个自愿参加的协会。而普世教会就没有这样的吸引力,因为它并不能帮助个人。[3] 地方教会有圣职人员(徒13:1;林前12:28),有洗礼作为加入教会的标志,还有正式的聚会。因此,地方教会不仅仅是一个“家”或“家庭”,尽管新约对信徒使用了家族性的术语。[4]地方教会是人,而不是建筑物。无论是聚在一起,还是没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人才是教会:“教会(Ekklesia)既是聚集在一起的行为(彼此团契相交),也是聚集在一起的团体。教会不仅存在于主日敬拜的聚集中,而且在正式聚会之外仍旧是教会。”[5] 另外,十六和十七世纪出现的文件值得一看,那是以圣经为唯一、真正权威来源的信仰复兴的组成部分。虽然改教家和清教徒的教会治理方式各有不同,但对教会性质的定义却相当一致。在奥格斯堡信条(1530)中,“教会是圣徒的聚集,在其中福音被纯正教导,圣礼被正确施行”(第七条)。尽管奥格斯堡信条较为简短,但也认识到了对纯正教会的需要,以及教会对教义偏差进行监督(第八条,并分散在整个信条中)。在威斯敏斯特信条(1646)中,同样,“各个教会的纯正程度,乃是照其所信奉所教训的福音真理,所执行的蒙恩之道,所举行的公共崇拜的纯正程度而定”(第二十五条)。除了讲道和圣礼的施行之外,还有教会劝惩或“洁净”的方面(第三十条)。正如克罗尼(Clowney)在谈到这两个世纪时所总结的那样,“在区分一个真正的基督教会时,有三个标记:忠实宣讲圣言,正确施行圣礼,以及忠实地执行教会纪律。”[6]基督通过圣灵的临在构成了教会。这种临在的一个结果就是通过宣讲和教导上帝的话语来作出指示。…

4 years ago